AI預測超過2億個蛋白質結構
科技日報北京7月31日電 (記者劉霞)據(jù)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wǎng)站近日報道,總部位于英國的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思維”宣布,將公布超2億個蛋白質的結構。該公司在短短18個月內(nèi),憑借“阿爾法折疊”算法,預測了迄今被編目的幾乎所有蛋白質的結構,破解了生物學領域最重大的挑戰(zhàn)之一,將助力應對抗生素耐藥性、加速藥物開發(fā)并徹底改變基礎科學。
幾十年來,根據(jù)氨基酸序列確定蛋白質形狀一直是生物學領域的一大難題。2020年底,“深度思維”宣布,該公司的“阿爾法折疊”算法能準確預測折疊蛋白質的結構;2021年中,該人工智能已經(jīng)能繪制人體內(nèi)98.5%的蛋白質。近日,該公司宣布將公布超2億個蛋白質的結構,幾乎所有這些蛋白質都被編入全球公認的蛋白質研究庫UniProt。
“深度思維”也在與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下屬歐洲生物信息學研究所合作,創(chuàng)建一個可搜索數(shù)據(jù)庫“阿爾法折疊蛋白結構數(shù)據(jù)庫”,研究人員可輕松、自由地訪問相關信息,使搜尋蛋白質結構變得幾乎和網(wǎng)絡搜索工具一樣簡單。
很多科學家正在利用“阿爾法折疊”推進多個領域的研究,如牛津大學的馬特·希金斯等人正在研究一種他們認為是中斷瘧疾寄生蟲生命周期的關鍵蛋白質,希望研制出有效的瘧疾疫苗;也有科學家用其設計新酶來分解塑料垃圾,并進一步了解使細菌對抗生素產(chǎn)生耐藥性的蛋白質。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基思·威廉姆森表示,“阿爾法折疊”改變了生物學研究,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它無法提取任意氨基酸序列,并精確模擬它們的折疊方式,也無法揭示蛋白質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另外,其在準確性方面還有待改進。
“深度思維”公司表示,目前正致力于提高該工具的準確性,以進一步了解蛋白質如何生成以及細胞如何工作。
- 21-12-30科研人員研發(fā)出水面智能保潔無人子母船系統(tǒng) 搭載動態(tài)避
- 21-12-31迄今最輕鎂同位素誕生
- 21-12-31我國瞄準智慧育種4.0時代進發(fā)
- 21-12-30研究人員開發(fā)出可自修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運行500小
- 21-12-30氣候變暖影響下,這種動物或將面臨“性別失調(diào)”
- 21-12-31控制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發(fā)育的生化“開關”找到
- 21-12-30韋布發(fā)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務可期
- 21-12-30“一不小心”活到200歲 太平洋巖魚的長壽秘訣人類可
- 21-12-31埃及法老木乃伊首次“數(shù)字化解封”
- 22-04-20超聲波為水下儀器和人體植入設備充電

